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技服务 > 专家服务
分享到:
再生水稻栽培技术
  • 2016-04-01 15:57
  • 来源:
  • 【字体:    

    头季稻收割以后,利用稻桩上的潜伏芽(休眠芽),在适宜的水、温、光和养分条件下进行培育,使之萌发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称之为再生稻。再生稻作为一项节本增效的免耕栽培技术,种一季收两季,无需育秧、翻耕、插秧,省工、省种、省肥、省药、省水、省秧田,在四川、湖北、福建、重庆等省市得到推广普及,我省主要在湘北洞庭湖区推广。目前再生稻在栽培管理技术到位的情况下,平均亩产可达250—300公斤,高产丘块400公斤以上,头季中稻加再生稻两季亩产过吨粮完全可以实现。且再生稻米质明显优于头季稻,适合开发高档优质米,是一项高效农业复种模式和稻田耕作制度。下面简要介绍再生稻栽培管理技术。

    1、选用优良组合。种好头季稻是再生稻高产的基础。头季可选择再生能力强、生育期适中、抗病性好、优质高产的组合。在海拔400米以下可选择超级稻Y两优9918、Y两优7号等生育期130-145天的中迟熟中稻组合。海拔600米以上高寒山区不宜推广再生稻。

    2、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在双级稻区和单双级过渡区,头季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确保头季稻8月10-15日前成熟收割,再生稻安全齐穗壮籽。再生稻生育期60天左右,两季200天左右。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育期有一定影响。培育分蘖壮秧,秧龄30天左右。

    3、加强头季稻田间管理。种好头季稻是再生稻高产的基础。要科学运筹肥水,足苗后晒田控苗养根,提高根系活力,有利于第二季高产。前期浅水勤灌,以湿为主;中期勤露轻晒,以干为主;后期干干湿湿,干湿交替,达到促根、养根、保根之目的。头季齐穗后15天开始施促芽肥,每亩施尿素12.5—15公斤。防治病虫害,夺取头季高产。重点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施用促芽肥,确保休眠芽有活力,头季稻成熟期达到谷黄禾秆青的熟象。

    4适时收割,恰留稻桩。头季稻收割时,稻桩高度留30-40厘米,黄熟期收割。收割过早,影响头季产量;收割过迟,不利于再生稻高产。以成熟度95%收割利于两季高产。收割时不要损坏稻桩。

    5、加强再生稻管理。头季稻收割后2-3天灌水结合追施保蘖肥,每亩施尿素5—10公斤,促进再生蘖早发快长,足穗高产。第二季要保持田间有水抽穗,干湿交替到成熟。清除田间杂草,防止家畜践踏。

供稿 :新邵县科技局 侯康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739-5363522

版权所有:邵阳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1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科技局 承办单位:邵阳市科技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54

主办单位:邵阳市科学技术局

联系电话:0739-536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