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三区"科技人才助力隆回辣椒产业发展
3月6日,省"三区“科技人才----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专家张竹青、陈文超专程到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军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科技培训,并到辣椒育种基地指导辣椒育苗。
发展辣椒种植并进行深加工开发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隆回县开展产业扶贫的支柱产业之一,由于缺乏技术支撑,产业发展慢、规模小、附加值低,对扶贫的示范作用不大。2015年,在省科技厅的支持下,省蔬菜研究所的张竹青、阵文超两位专家做为"三区"科技人才进驻湖南军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技术指导,主持品种选育与育苗、病虫防治、高产栽培和深加工开发,并带动隆回县的辣椒产业迅速壮大,扶贫效果突显,到2017年底,隆回县辣椒种植面积2.2万亩,湖南军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年产4万吨辣椒制品生产线2条,年产值1.05亿元,带动62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邵阳市召开全市科技局长会议
段局长讲话
会议现场
3月9日,邵阳市召开全市科技局长会议,会议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市科技局全体班子成员、科室和二级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科技局长、分管副局长、办公室主任参加会议。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段邵宁作科技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市科技管理服务系统围绕省市工作重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多项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争取部省科技项目立项资金超过6000万元,省级和国家级“星创天地”总数排名全省第一,全市39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产业认定。全年专利申请3194件,专利授权1766件,发明专利申请量474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35件,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值,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段邵宁要求,做好今年科技创新工作,全市科技系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业创新人才队伍,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支持组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培育发展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区域性“众创空间”,打造“技术链+产业链+市场链”集成创新平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农村和社发科技进步,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用,为加快全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和我市“二中心一枢纽”建设贡献强大科技力量。
大会还对2017年度全市科技系统“双打”工作、统计工作、政务信息工作和地震工作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与会人员就如何做好2018年各项工作进行了座谈发言,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力谱写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强市建设新篇章。
邵阳市召开2018年全市地震局长会议
为了精简会议,2018年全市科技、地震局长会议于3月9日在邵阳华天大酒店召开,各县市区地震局(办)局长(主任)及分管领导、办公室主任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对2017年的工作进行了回顾:2017年防震减灾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市地震局的情况汇报,并下发了会议纪要;对全市75个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站进行了重新审定和挂牌,新邵县陈家坊镇富阳村被列为省级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示范点;新增2所省级科普示范学校和1个省级示范社区;积极应对了10月31日邵东牛马司2.5级地震,及时印发了《地震简报》。市地震局连续十二年荣获全省年度考核先进单位。
会议上市地震局吴伟奇局长传达了2018年全省地震系统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对2018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各县市区要按照市编发〔2016〕108号文件要求,确保机构改革后地震工作有牌子、有人员、有经费、有措施;二是要切实加强台站的管理,优化台网,聚焦主责主业。各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实际制订和完善群测群防工作站管理办法;三是要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依据新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各县市区要将抗震设防要求确认审批进入当地政务中心规范办理,稳步推进农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四是要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做好全省、全国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参赛准备,以多种形式做好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宣传活动;各县市区每年至少要创建一所示范学校、示范社区。五是加紧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加快省级防震减灾科普基地筹建工作,完善增设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上半年要组织一次大型地震应急综合演练。
会上还宣读了《关于公布2017年度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结果的通知》,并为先进单位授牌,优秀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
新邵县科技局擂响“双打”工作战鼓
2018年“3.15”、“4.26”即将来临,新邵县科技局对“双打”工作早安排,早部署,与有关参与单位早沟通、早协调、早准备。精心布置宣传橱窗、展板,编印宣传资料。采取强有力工作措施,确保“双打”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确保行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二是开展“双打”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升“双打”工作业务水平。加强对“双打”工作有关单位执法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提升“双打”工作业务水平。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坚持打防结合。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人力和经费的投入,行政执法在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侵犯假冒行为的取得双重作用,努力提高“双打”工作实效。
四是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加强部门联动,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双打”的高压态势和强大工作合力,。
五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继续大力宣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及时在有关媒体报道专项行动的进展和成果。利用宣传橱窗、展板、发放宣传等形式开展“双打”和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六是完善长效机制,实现“双打”工作常态化。坚持日常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完善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侵权行为举报投诉受理机制,建立举报投诉奖励制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社会监督与行政监督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邵阳市地震局积极开展模拟地震资料抢救工作
模拟地震观测资料是不可再生的国家地震数据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意义。邵阳市地震局接到省地震局《关于开展模拟地震资料抢救工作的通知》(湘震发〔2018〕15号)后,即按照省局要求,积极开展该项工作。经过该局监测预报科一个星期的搜集、整理,终于按要求将大祥地震台、清江地震台原始观测图纸、观测记录薄、台站月报表等资料收集齐全,归档存放于邵阳市地震局监测预报科,并将资料抢救结果上报到省地震局。
大祥地震台系形变单项观测台,位于邵阳市大祥区宝庆路市委大院防空洞,始建于1992年7月,于2008年9月停测进行数字化改造。该台记录的固体潮曲线清晰、连续,而且有比较稳定的年变规律,观测资料连续可靠,内在质量高,在全省历次资料年度评比中均获得较好成绩。
清江地震台为地下流体单项台,位于新宁县清江桥乡清泉村十一组,于1990年1月安装水位仪开始观测,于2009年6月停止模拟观测,纳入中国地震局“十一五”前兆台网改造计划进行数字化改造。该台观测资料质量较好,地下水传递的信息非常丰富。水位仪观测资料能记录到清晰的固体潮汐波,并能记到部分大地震的水震波,水位有较为明显的年度规律,参加历次全省资料年度评比均获得较好成绩。
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入驻邵阳
3月9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邹学校与邵阳市签订入驻市农科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协议书,这标志着中国工程院专家团队正式入驻,将为邵阳充分借助院士专家的科研优势,提高市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邵阳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省科技厅副巡视员刘铁兵,邵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昌义出席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