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12月25-27日,受湖南省科技厅委托,邵阳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我市承担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了现场验收,此次验收共包括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特高压输变电绝缘材料重大核心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及邵阳维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铁路电液转辙机液压泵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五个项目。专家组经现场考察、审查验收资料、查验课题研究成果、听取课题总结汇报、质询与讨论,一致建议给予我市五个验收项目以结题以上验收通过。会议由市科技局副局长林千军同志主持,省科技厅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毛明德以及专家组陈新明、伍伟青、刘静芬等参加了现场验收会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是属于我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符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纲要和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要求的,与产业紧密结合,能实现产业链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自2012年实施这一项目以来,我市共有12个项目立项,争取项目资金达2780万元,产业领域涉及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代表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也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头羊,具有前瞻性、示范性和引领作用,促进了全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区"科技人才促力隆回茶产业发展
隆回地处湘西南,雪峰山东麓,土壤中硒含量较高,具备茶叶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由于缺乏技术,制不出好茶,茶产业对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撑作用不大。2016年、2017年湖南省农科院茶叶所派出的由该所谭正初书记带领的黄静、银霞"三区”人才,来到隆回,服务于隆回一都云峰富硒茶业有限公司,从栽培、育种、加工、经营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两年来,他们在泥土地上贡献才智、砥砺人生,帮助企业进行工艺改进,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2017年,公司不仅生产的茶叶畅销,还与周边2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扶植协议,公司提供技木和种苗,包销产品,带动了隆回茶产业的发展。
邵东县经科局指导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创新
经科局党委书记申展平致辞
1月6日,邵东县经科局党委书记申展平率队前往九龙岭镇华家山村指导邵阳市新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科技大学开展科技合作。
邵阳市新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硫酸锰、碳酸锰的生产与销售,电池新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民营企业,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级硫酸锰、饲料级硫酸锰以及化肥级硫酸锰行销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是湖南省重点硫酸盐生产基地。
上午十时,申展平一行与畜牧水产局、九龙岭镇政府负责人一道出席邵阳市新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南科技大学校企座谈会,申展平在座谈会上表示:近年来,邵东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兴县旺商”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创新是企业发展和大专院校科技创新相得益彰的必由之路,期盼湖南科技大学与邵阳新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协作结出丰硕成果,实现双赢,为邵东的企业创新树立样板。座谈会后,邵阳市新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红星与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周智华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为两个基地揭牌。新华科技与湖南科大达成校企合作后,双方将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项目合作、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星创天地”里的扶贫创新路
1月11日,城步天元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布闻在北京领取了中国风物榜2017年度扶贫创新企业奖。全国共有九家企业获此殊荣,天元农业是湖南省唯一一家获奖企业。与此同时,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的相关负责人正在他的高山乌骨鸡林下经济“星创天地”里调研。
由科技部门认定的“星创天地”,旨在动员和鼓励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城步天元农业是我市第一批认定的三家国家级“星创天地”之一。其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模式,为城步苗乡特色农产品走向世界打开通道,也为苗乡脱贫攻坚注入强大推力。
80后肖布闻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因家族企业需要投身于邵阳天元木业有限公司主导产品科技创新和电商网络建设工作。2015年,他以敏锐的眼光感知到本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中隐藏的巨大商机,创建了城步天元农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粮食果蔬种植、畜禽生态养殖、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发展企业。短短两年时间就快速发展成为县域内的生态养殖和电商营运龙头企业,拥有电商营销中心1个、基地42个。
公司秉承 “项目带动产业、产业促进发展,发展推动扶贫”的发展理念,采取“企业+电商平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经营模式。所生产的农产品包括乌骨鸡、峒茶、金丝皇菊和杨梅、葡萄、猕猴桃、苗乡梨、南山萝卜、蜂蜜等。利用电商平台,还推销县域其他特色农产品,并发展农家乐、采摘乐等旅游经济。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其中自有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通过公司提供种苗、技术、保底收购等形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10户,2816人。
儒林镇双溪桥村的1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养殖了乌骨鸡,每户均获赠500只鸡苗,年增收约两万元。68岁的杨碧香,丈夫在床上瘫痪16年于去年去世,小儿子9年前因患癌症去世,小儿媳两年前又患上尿毒症,三个未成年的孙子全靠她抚养。种稻田、玉米的收入仅够糊口,幸好有天元农业雪中送炭。正在山上砍茶的她特意换了衣服前来,乐观相告:每天只要把鸡放养到山上,早晚喂两次自家种的玉米就行,如今儿媳妇的医药费有了,三个孩子也被城步爱心义工协会纳入助学对象,“我们真是特别感谢!”
新邵县加强富硒产业行业自律,促进富硒产业健康发展
新邵县富硒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从新邵籍陈亮教授2006年开始到新邵县推广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已有11年历史。通过近几年发展,新邵富硒产业初具规模,富硒种植和养殖企业达到10余家,培育了邵阳老兵生态养殖发展有限公司、新邵富阳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富硒种植业和养殖业龙头企业,开发了富硒猪肉、富硒蛋、富硒鸡、富硒稻米、富硒瓜果等系列产品。新邵县政府将富硒、中药材、油茶和特色果蔬作为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来抓,尤其是富硒产业作为重中之重。但新邵富硒产业一度存在生产操作不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等问题。为规范新邵富硒产业,加强富硒产业行业自律,促进富硒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新邵富硒有机食品研究协会的协调作用。一是研究制订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如富硒猪肉、富硒鸡、富硒蛋、富硒稻米、富硒瓜果等生产技术标准;二是制订富硒农产品质量标准。即各种富硒农产品硒的含量标准。三是成立新邵县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加强富硒农产品生产企业行业自律,促进富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