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技资源 > 电子期刊
分享到:
电子期刊2012年6月下期
  • 2012-06-28 00:00
  • 来源: 邵阳市科学技术局
  • 【字体:    
邵 阳 科 讯
总第139期
(2012年6月27日)
 邵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电话:0739-5225410
 邵阳科技信息港                                   网址:service.syinfo.ac.cn
 地址:邵阳市东大路554号                               邮箱:qbs-lcl001@163.com

市科技局黄志毅赴我县调研科技工作

    6月15日,市科技局黄志毅局长率领相关科室负责人赴我县调研,视察了山立公司生产情况,并在宏基大酒店三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县委常委、县组织部长蔡畅辉、县政府办副主任唐爱、县编办副主任陈熠、科技局局长田北中等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由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刘泽球主持。此次调研的内容有:基础条件建设平台;机构恢复情况;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金。县科技局田北中同志作了汇报,市局相关科室负责人根据国家及科技部和省科技厅有关政策调整就调研内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充分肯定了我县科技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黄志毅局长强调指出:科技局被撤并或挂靠,重大项目不能申报、落户,已造成巨大损失,恢复机构势在必行,要根据省有关政策尽快落实;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部门要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上做文章,推进新宁科技上新台阶。

新宁县科学技术局:李伟保、刘春梅

绥宁县大力发展楠竹产业

    绥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和省竹产业建设示范县,在楠竹产业方面有国家、省、市“星火计划”项目5项,取得省、市、县级科技成果15项。现有楠竹面积近60万亩,立竹数1.2亿根。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楠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楠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楠竹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中国竹业之乡”,达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头并进的局面。
    近年来,绥宁县通过狠抓楠竹资源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楠竹精深加工,使全县楠竹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至2011年底,全县实现楠竹产业总产值8.6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3%;农民年人均竹业收入达730元,占年人均收入的15.7%;楠竹税费收入达22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8.6%。
    采取政府以奖代补、竹农投资投劳等办法,坚持把楠竹丰产培育作为发展楠竹产业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每年新造、扩鞭4000亩,丰培10000亩,累计高标准实施楠竹丰产培育、低改11.7万亩,每年县财政投入300万元(其中科技经费安排100万元),凡林农实施丰产培育每亩无偿补助100元。经过丰培,楠竹胸径平均增大1.5厘米以上,亩产立竹由112根增加到220根,每亩产值由1160元增加到2970元,竹林资源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突出重点、注重效益、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竹农投身竹林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在全省开展竹林道路建设,全县计划建竹林道2300公里,每公里补助1.88万元。目前,已建324.8公里,在建200公里,按规划设计、逐年实施,重点竹区道路密度将达3公里/千亩。竹林道建设,大大降低了林农劳动强度,每亩每年可节约采伐运输劳动工日2个,仅此一项,每亩每年增收300元。
坚持整合与引进并举,积极培植楠竹加工企业集群,鼓励企业走高精深加工之路。楠竹平均综合利用率由56%提升到85%以上,单株楠竹平均产值由16元增加到40元左右。投资金8000多元,建立楠竹产业园,2011年,园区工业产值达3.1亿元,上缴税收1500万,全县有中集、银山等竹业规模企业4家、中小型竹加工企业34家,加工生产竹木复合板、集装箱板、竹筷、竹地板、竹工艺品等系列产品,产品畅销海内外。
绥宁县科技局   彭怀仁
省科技厅召开庆“七一”暨创先争优活动、文明创建工作表彰会

    6月25日,省科技厅召开庆“七一”暨创先争优活动、文明创建工作表彰会,庆祝党的生日,重温党的历史,表彰厅系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和文明创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省直工委巡视员李翔出席会议。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彭国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梁秋松主持。全体在家厅领导,厅机关各处室、中心、办全体党员,离退休人员代表,受表彰人员代表,入党积极分子,厅属各单位班子成员、党务干部、群团负责人及受表彰人员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会议。
    会议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治平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在誓词中感受共产党员精神的伟大、承诺的力量。会议对6个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23位优秀共产党员、4个文明处室、 16个文明家庭、 10 位文明职工进行了表彰。受表彰的代表在大会上进行了发言。
    彭国甫在讲话中指出,重温入党誓词是一项非常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是坚定信仰的重要环节,应该经常重温入党誓词,对照入党誓词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表彰先进是为了弘扬先进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推动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让创先争优活动能够高潮迭起、波涛起伏、波澜壮阔。
    彭国甫在讲话中强调了五个方面。第一,我们入党究竟是为了什么?入党后究竟应该做什么?我们究竟做得怎么样?下一步该怎么办?这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常反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反思来进一步明确我们入党的宗旨、入党的责任和义务。要对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来检查自己,找亮点,找差距,弘扬亮点,缩短差距,使自己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提高。第二,当干部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干部、一名优秀的干部?我们自己现在究竟做得怎么样,下一步怎么办?当干部不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更为重要的是要履行岗位的职责,在岗位上奋发有为,推进我们共同事业的发展。只有把个人的理想、个人的目标、个人的发展与组织的理想、组织的目标、组织的发展融合起来,才能够使各种力量汇成江河、奔向大海,才能够激起我们科技发展的拍岸惊涛。作为党政机关特别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干部,要心系群众,这是讲党性、创先争优最本质的、最根本的表现。科技系统的管理干部要追求崇高,摒弃庸俗!必须要立志成为一个崇高的人,一个高尚的人,要有底气、有正气、有豪气、有静气、有人气。第三,做事究竟是为了什么?你究竟应该做什么事?你现在究竟做得怎么样?下一步应该怎么做?我们做事是为了推进党的事业的发展,当官也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党的事业的发展。当官是手段,做事是目的,不能把目的和手段混淆,否则后患无穷。我们不仅要行谋事,而且要善谋事;不仅要苦干而且要巧干;不仅要放心而且要开心;不仅要有实力,而且要有定力。第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厅的创先争优活动究竟有哪些成效?下一步究竟该怎么抓?创先争优是我们推进科学发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新的伟大的工程,我们必须牢牢地抓住,要通过创先争优来推进科学发展,促进机关和谐,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按照这“五个好”、“五个带头”来对照自己,来找差距。要对公开承诺进行“回头看”;要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的建设,不断夯实组织基础;要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创先争优活动常态长效。第五,创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单位和省级文明标兵单位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究竟做得怎么样?下一步怎么办?我们创建省级基层党建示范单位和省级文明标兵单位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评改结合、评管结合,重在建设、重在整改、重在管理。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全面提升我们基层党建和文明单位建设的水平和层次,同时来进一步提高管理的质量和素质。下一步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自责任;根据创建标准,分解目标与任务;一般项目要做到位,特色项目要做特、做优,做精、做出影响力;对照标准和要求,坚持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要严格追究责任。

    梁秋松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深刻领会落实彭国甫厅长的讲话精神,以坚强的党性、务实的作风、振奋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向党的91周年华诞和十八大献礼!

洞口县出台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湖南省县市区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2年-2014年)》出台后,洞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长肖拥军挂帅的领导小组,并制定出台了《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近日正式印发各相关单位组织实施。
    今后三年,洞口县将围绕“工业主导,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着力打造“实力洞口、活力洞口、魅力洞口、文明洞口、和谐洞口”,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保证作用;坚持“发挥优势,加强创新,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科技发展原则,立足基础,着眼未来,重点突破,创新奋进,不断推进科技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知识产权水平、城市生态建设、高新企业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五大重点目标,部署了大幅提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节能减排、资源环境和健康安全领域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创造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支撑能力、大幅提升科技人才规模和创新能力七大任务。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保证任务的全面完成,《实施方案》从落实科技法规政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增强金融扶持力度,拓展创业风险投资;扩大国内外科技合作,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健全领导组织体系,强化管理考核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
不难预计,经过三年的努力,洞口县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在“有为”中赢得更好的“有位”,在“有位”中赢得更大的“有为”。
洞口县科技局:向跃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739-5363522

版权所有:邵阳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1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科技局 承办单位:邵阳市科技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54

主办单位:邵阳市科学技术局

联系电话:0739-536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