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技资源 > 电子期刊
分享到:
电子期刊2011年9月下期
  • 2011-09-30 00:00
  • 来源:
  • 【字体:    
 
 
邵 阳 科 讯
 
总第125期
(2011年9月30日)
 邵阳市科技情报研究所                                电话:0739-5225410
 邵阳科技信息港                                   网址:service.syinfo.ac.cn
 地址:邵阳市东大路554号                               邮箱:qbs-lcl001@163.com

2011年全省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现场会在常德澧县召开

    2011年全省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现场会于9月8日在常德澧县召开。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来武,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黄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开朗主持会议,常德市委书记卿渐伟在会上致辞。科技部农村司有关领导、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市州组织部、科技局、卫生局负责人,科技特派员派出单位及科技特派员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省科技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梁秋松,党组成员、副厅长杨治平及农村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我省于2005年10月启动科技特派员工作,先期选择湘西地区开展试点,已逐步扩大到全省,先后有10600多名科技特派员在农村基层开展创业和服务。据统计,2005年以来,全省各级科技特派员共培训农民450万人次,推广新技术新产品6384项,引进新品种6027个,实施科技开发项目3523个,创办专业合作组织1488个,形成龙头企业644个,带动项目总投资达67亿元,促进各地安置劳动力273万人。
  张来武副部长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湖南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认为湖南科技特派员工作走在全国第一方阵。他指出,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工作,是中央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三化”同步的重要战略举措。湖南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让凡是能把科技要素带到农村、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任何创业者都进入到科技特派员队伍,深入开展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引导科技、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农村农业流动,依靠发展现代服务业来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鼓励引导科技特派员介入产业链建设的关键节点、瓶颈环节,促进生产经营要素向产业链个关键环节集聚,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应用到发展现代农业之中,充分运用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相结合,通过建立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
    黄建国部长指出,现代经济已进入到产业链竞争时代,加大产业链建设力度,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要着眼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一批科技特派员创业链。他强调,要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环节,尊重农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创业富民惠民为根本,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农民群众、专业大户积极参加利益共同体建设,共享合作创业发展成果。要引导科技特派员从农村基层的科技需求中,找到科技创新的着力点,从农村产业发展趋势中,找准科技创业的切入点,增强科技创业行动实效。要不断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健全创业融资政策,强化激励保障措施,确保科技人员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会议表彰了一批湖南省科技特派员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全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并为他们颁发了证书;为首批科技部认定的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首批湖南省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和工作站示范点颁发了匾牌。优秀科技特派员代表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津市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点、安乡县淡水综合养殖科技特派员创业链与工作站建设示范点和澧县葡萄科技特派员产业链与工作站建设示范点。
   根据会上下发的《关于下发<关于建设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和工作站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我省将根据农业发展规划和科技项目实施,重点培育水稻、产业、柑橘、竹材、生猪、油茶、中药材、黄牛、猕猴桃、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创业链,每年择优启动10个左右的省级创业链建设,到2015年全省科技特派员创业链达到50个,推动我省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2011年湖南科技活动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审会议召开   
 
     831日,2011年湖南科技活动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审会议在省科技厅四楼会议室召开。省科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姜郁文,省科技厅副巡视员、政策法规处处长易向凡以及由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协四部门相关负责人联合组成的2011科技活动周先进集体与个人评审委员会参加了会议。
    今年816日,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协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11年湖南科技活动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活动的通知》(湘科政字〔2011〕114号)。文件下发后,截止2011831日,共收到申报材料162份,报送推荐先进集体80个,其中市州35个,省直部门45个;报送推荐先进个人82人,其中市州42人,省直部门40人。湖南科技活动周组委会办公室按照评审标准对申报材料进行了严格审查和认真初审,将初评意见报评审委员会。经评审委员会终审,最终拟定表彰2011年湖南科技活动周先进集体74个,先进个人74名,并将“2011年湖南科技活动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名单”在湖南省科技厅网站和湖南科普网上进行公示。
    姜郁文总工程师做了总结讲话。他对此次评审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科协长期以来对科普工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表示感谢,希望今后四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推进我省科普工作再迈新台阶。
 
 
狠抓作风建设开辟“香梨”新天地
 
    金秋苗乡,水果飘香。走进城步苗族自治县兰蓉乡“苗山香梨”开发基地,金黄的梨子挂满枝头,浓浓的梨香扑鼻而来。正忙于采收的果农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是该县科技局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为民兴办实事的一个可喜场面。
    “搭帮县科技局同志的技术指导,2004年我家大胆种植‘苗山香梨’12亩、850株,经精心管理,自前年陆续挂果,今年进入盛果期。”兰容乡报木坪村科技示范户杨进华一边忙着织果筐,一边高兴地对笔者说:“每株产梨70斤,大果有1斤重,每斤能卖两块钱,今年收入70000多元。”
    兰蓉乡是城步科技局的一个科技试验基地。近年来,该局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把培育发展“苗山香梨”作为兰容乡的一项“科技富民”工程来抓,派技术人员驻村、驻点开展工作,多方协调关系,筹措资金,技术蹲点,引领村民共谋“致富”大计。一是帮助兰蓉乡立足“五年建成水果之乡”的发展理念,成立了“苗山香梨”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专业户248户,梨林3000余亩,计划5年内发展到6000亩;二是帮助梨农改造老梨树。村里的老梨树因长年放任生长,病虫害严重,产量低,果质差不受市场欢迎。对老梨树的低改和品改,村民渴望已久。为此,技术人员深入梨林指导果农嫁接,很快带动了老梨树的高位换冠改造。今年春季,完成老梨树改造800株。三是引进新品种,鼓励农户示范试种。该局累计投入科技经费15万元,从安徽引进果大耐贮新梨种“苗山香梨”,在该村试种发展,先后共培育科技示范户45户,示范面积350亩。通过示范户的辐射带动,尝到甜头的村民边看边学边干,纷纷把自家最好的耕地或荒山开垦梯土栽上了梨树。四是严把种植管理关。种植初期,技术员引导果农选地、嫁接、剪技,在梨行中套种花生、黄豆等低矮作物增加收入。今年,技术指导员采取集中授课、下地培训等指导果农采用套袋技术,施用农家肥、不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果实品质。因管理得当,虽上市较晚,但因梨子果子大,口感好,品位高,无污染,引得客商纷纷主动上门设点收购。

    天道酬勤,兰容乡“苗山香梨”开发已初具规模,预计三年后,梨树将全面投产,年产量将达1500余吨,一个名副其实的以“苗山香梨”为龙头的水果专业乡又将成为城步苗乡创先争优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城步科技局饶兴友)    


城步依靠科技促进农林牧业发展
 
    秋天是香甜的,苗胞们眼里更是如此。一栋栋民族风情浓郁的吊脚楼;一条条曲而平坦延伸山寨的水泥路;一辆辆满载果蔬飞奔沿海的大卡车;一片片红绿相映充满欢歌的果蔬基地;一个个奶香飘逸充满生机的牧场,无不展示着苗乡儿女依靠科技强劲发展的欢乐情怀。
    今年,城步科技局立足县域独特气候和地理条件优势,坚持“抓作风建设,为民谋发展”、“抓创新、强农牧、树品牌、上规模”的发展思路,采取项目推进、建点示范、培育基地等措施,实现全县农林牧业的再提质和再发展。一是以“基地+农户”模式实现菜业提质。从省城高校请来农业专家,抽调技术员20名深入村居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实施“野生蕃茄嫁接技术项目”,建立标准化蔬菜嫁接苗基地16个,为6500户、12000余亩西红柿、红茄、辣椒和黄瓜提供健壮种苗,增强蔬菜抗病能力,减少施药量,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再次刷亮“南山顶”等绿色蔬菜省级知名品牌。二是培植试验基地提升果木品质。建立兰蓉“苗山香梨”、五团“云雾梨 ”等科技试验基地。派技术员向果农传授“高位换冠”和“低位嫁接”等梨树栽培技术,累计改造老梨树500余亩;从安徽等地引进新梨种,新造梨树3000余亩。这样一来,梨果大、口感好、品位高、耐贮藏纷纷迎得省内外客商登门收购。三是跟进技术服务改善牧群质量。实施“生命素的引进与示范推广项目”、“南山1号紫花苜蓿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项目,延长牧草利用寿命,提升牧草再生和耐刈割能力,提高牧草单产,增加牧草养分含量。新改良草山2万亩,实现牛羊头平1.5亩高产优质牧草。“奶山羊引种饲养研究”和“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基地建设”项目的全面实施,充分发挥优良牧种的繁殖潜力,加快良种繁殖速度,提高牛群羊群质量,增强龙头企业科技实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力促进牧业快速、高效发展。四是夯实基础推进竹业发展。积极引进外商,扶植竹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发展后劲。高效开发“笋竹两用林”8万亩,辐射带动全县30万亩楠竹实现快速开发。
今年,该县农口技术项目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项,建立各类科技试验基地21个,引进推广科技新品种和新技术28项,延季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新增鲜奶2500余吨。
(城步科技局:饶兴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739-5363522

版权所有:邵阳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1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科技局 承办单位:邵阳市科技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54

主办单位:邵阳市科学技术局

联系电话:0739-536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