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专栏 > 竞争情报 > 竞争情报资源
分享到:
国内外竞争情报概况
  • 2007-10-08 00:00
  • 来源:
  • 【字体: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迅速发展起了一种针对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活动——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简称CI),并很快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广泛应用。据了解,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和大多数大型企业都设立了专门机构从事竞争情报管理与利用工作,对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中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以及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等方面的信息进行长期收集、跟踪和深入分析研究,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信息快速反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已经成为企业增强竞争优势、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1竞争情报的定义及特点
    竞争情报专业人员协会对竞争情报所下的定义为:“竞争情报是对整体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的一个全面监测过程,通过合法手段收集和分析商业竞争和技术创新中有关商业行为的优势、劣势和目的的信息。有效的竞争情报活动是一个合法且符合道德规范的信息收集分析和研究过程,有别于通常的信息(Information),是关于竞争态势和竞争对手能力、弱点和意图的情报(Intelligence)。真正完整的竞争情报系统能够通过收集并综合分析相关信息,以更好地满足决策者制定竞争战略和方案的需要。”
    竞争情报属情报这个大概念范畴,除具有情报的共同属性外,还具有一些自身的特性,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商业性。有效的竞争情报分析能带来商业利益,竞争情报业具有有偿服务和营利性质。②决策性。组成竞争情报的四个因素——竞争性质分析、竞争者识别、竞争形式分析和竞争战略的制定与对策选择——均与预测决策关系密切。③时效性。④对抗性。竞争情报的对抗性是其与一般科技情报工作的显著区别之一。它产生于激烈的市场过程,本身具有对抗性质,需进行有针对性的“知己知彼”的市场调查分析。⑤隐蔽性。体现在获取竞争情报非公开的手段和方式上,以及对竞争情报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关商业秘密的保护方面。⑥合法性。竞争情报是一项抵制非法信息活动,依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工作,所有的竞争情报活动都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2 国外竞争情报产业的发展概况
    依靠实施国家竞争情报战略,在经济技术国际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成为众多国家秘而不宣的竞争利器。美国中央情报局已成立6个与搜集经济情报相关的“特别情报队”,专门搜集、分析国外产业情报。美国中央情报局曾透露,谍报活动的40%在经济领域,并把谍报活动经费的2/3用于经济谍报上。在美国,一批知名跨国公司,如IBM、摩托罗拉、保洁、施乐、戴姆勒—奔驰宇航公司等,先后实施竞争情报战略,保持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竞争地位。在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许多传统产业居领导地位的企业受到日本竞争对手的挑战而纷纷落败,后来,众多的美国企业开始导入竞争情报,认真研究竞争对手和竞争环境,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竞争策略,一批知名企业又重新夺回了市场霸主地位,施乐、摩托罗拉、通用电气、福特汽车等是其中的代表。IBM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初陷入了困境,总裁郭士纳上任伊始,就擎起了竞争情报法宝,实行了“领航员”计划,确定了l2个竞争对手,针对每一个竞争对手,都指派一名IBM的高级执行官领衔组建相应的竞争情报团队来评估该竞争对手的行动和战略,确保IBM公司的战略制定和实施都要基于对竞争对手情况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据此指导IBM在市场中的正确行动。通过实施竞争情报战略,IBM公司摆脱了困境,重新回到了行业领袖的位置,成为依靠竞争情报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的典型代表。未来集团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1995年美国的大公司只有l%有竞争情报部,到了1998年,年收入超过l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中,60%以上拥有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公司中,90%设有竞争情报部。在入选1998年度最佳竞争情报实践企业中,竞争情报对企业的贡献率在微软为l7%,摩托罗拉1l%,IBM9%P&G8%,通用电器7%,惠普7%,可口可乐5%Intel5%
    研究表明,日本战后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实施了“情报立国”的战略,通过实施情报立国战略,日本调动了国家的竞争情报资源为日本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服务,实现了官方牵头、官民一体、国家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情报互动耦合的良性循环。日本情报厅设有海外综合情报科,其“情报分析室”昼夜不停地将世界各地的信息分类、筛选,分急、缓两种按照政治、经济、军事、商业、贸易进行分类,送给相应的政府部门和企业。日本著名的九大综合商社,先后在海外设立了690个办事处,并凭借这些遍布全球的信息网络及时获得世界各地的科技、经济情报,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判断预测,适时采用有效的战略对策。
    加拿大作为全球最发达的西方7大工业国之一,近年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的影响,积极调整以竞争政策为核心的政府宏观政策体系。目前主动开展竞争情报活动正在成为加拿大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的普遍行为。据加拿大科技信息研究所(Canada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简称czsn)在20世纪90年代末对全国3 000多家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有近75%的大型企业通过建立人际网络来搜集关于竞争对手的信息;有32%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竞争情报机构;有23%的企业配备了专职竞争情报人员;近10%的大型企业已具备了世界一流的竞争情报系统及其服务能力。而且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竞争情报服务的日益高涨需求,加拿大国内还不断涌现出许多专门从事战略规划、竞争情报及其信息服务的咨询公司,如位于渥太华市的Reseach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竞争情报咨询服务的管理公司。现在,积极推动竞争情报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正逐步成为加拿大联邦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
    另外,俄罗斯以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为基础,组成新的情报机构,搜集经济情报,以提高本国的产业技术和经济水平。英、法、德为了搜集欧共体以外的经济情报,还加强了合作机制。
 
3国内竞争情报的兴起与发展
    在我国,有关竞争情报的研究与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954月,中国的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SCIC)成立,标志着我国竞争情报业已进入有组织、规范化的发展阶段。一批以竞争情报研究和咨询为重要内容的机构和公司相继出现,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研究正在逐步开展和深入。一些竞争情报示范工程服务项目正由学术界向企业界扩展,与网络服务一起,被认为20世纪90年代信息咨询业发展的新热点。如1995年北京市科委实施的竞争情报示范工程,以中国航天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为依据,对北京大华陶瓷厂、北京开关厂等单位,开展了以企业竞争力评价和竞争情报系统建立为重点的竞争情报咨询服务。企业界对竞争情报的认识也在深化,据1999年对我国竞争情报专业组织成员单位的调查表明,在调查对象中,53.47%已建立了正规化的工作流程与情报网络。据1999年以竞争情报分会会员为对象的问卷调查表明,在被调查者所在的企业中,建有独立竞争部门的占31.94%。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国内已先后成功地进行了娃哈哈集团“非常可乐”饮料竞争对手分析,北京“赛特”购物中心SWOT分析,上海“恒源祥”发展竞争战略分析,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竞争战略管理的Benchmarking分析和重庆长安汽车竞争环境态势跟踪及竞争对手分析等一批竞争情报咨询服务项目,在全国企业管理引起普遍关注。
    自欧共体于19798月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和机械闹钟产品实施反倾销指控并征收反倾销税以来,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提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案件已经高达500起,涉案金额累计高达近千亿美元,国内产业受到反倾销问题的损失累计超过100亿美元。除反倾销指控外,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思科起诉华为、通用起诉奇瑞、美国施压阻挠我国实施WAPI标准即是典型案例。加入WTO后,随着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程度的不断深入,相信我国的国际贸易争端和知识产权纠纷将有增无减。竞争情报能力不够将难以有效应对纠纷,国家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大打折扣。
    在中国,真正认识到竞争情报价值并利用竞争情报来支持决策的企业只有少数,而多数企业甚至对竞争情报的概念还很陌生。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公布的《2003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3539位企业经营者认为“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中,“决策失误”以57.7%排在第一位,“用人不当”以50.8%名列第二,远远高于“经济问题”、“独断专行”、“生活腐败”、“弄虚作假”、“政治问题”等。中国企业多数偏重于市场调查,而对信息的分析和策略研究做得很少。另一方面,中国的咨询公司多数也只能提供市场调查服务,虽然都声称能提供市场策略咨询甚至管理咨询,但我们至今也很少见到成功的案例。
       2002年我国的海尔冰箱出口在土耳其受挫,原因是土耳其已经在半年前颁布了新的进口法规,而该企业对此并不知晓,国内领袖企业的竞争情报能力尚且如此,其他企业的竞争情报能力可想而知。我国加入WTO以来,由于信息不灵导致的经济损失层出不穷。开展国际竞争,企业面临的环境比其国内环境复杂得多,单靠企业自身在国际环境中开展关于竞争对手、用户、技术、供应商、销售商、政策法规等的竞争情报工作,我国企业往往无能为力。对于企业应对国际竞争情报能力普遍不高的现实,迫切需要实施国家竞争情报战略。
 
4未来竞争情报产业发展的趋势
        区域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本土化、竞争主体多元化的竞争格局的出现,企业对竞争情报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但竞争的复杂性使企业单兵作战往往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企业集群竞争成为新的竞争形式,国家作为最大的竞争主体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竞争情报的服务对象也将由支持经营活动扩展到知识产权保护、兼并重组等战略运行领域,并由企业为主逐渐拓展到区域、产业、国家,及至国际性区域经济联合体(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竞争情报产业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趋势,以评估国家/地区、产业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宏、中观竞争情报分析正成为经济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并成为各级政府制定实施发展战略和竞争政策的重要依据。如由日内瓦大学教授克劳斯、施瓦布先生创建的世界经济论坛(WEF),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P)合作,根据竞争情报的思想,建立了一套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研究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和经济与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序,每年公布一次研究结果。另外,鉴于目前开发的国内外CI软件都存在着对情报用户需求和实时支持重视不够、基本没有提供内部情报和人际网络管理功能、不提供用户提问管理功能、过于强调信息管理而不重视关键情报课题(KITs)管理、软件太过庞大而不适合中小企业使用等弊端,研究功能细化、个性化、智能化、组件化和多版本的CI软件将成为竞争情报产业的另一个热点。
    对于中国来说,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必须向全世界开放,将逐步降低关税和取消贸易壁垒,国内企业再也不能在政府的“保护伞”下生存,必须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求得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不完善阶段,无论是经济实力、科技创新能力,还是企业家竞争意识等方面都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和进入我国市场具有很强竞争实力的跨国集团企业的挑战,积极开展全方位各层面的竞争情报活动,对于扭转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不利地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可以预计,在今后竞争情报研究和服务将作为信息服务业的新热点,呈现出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739-5363522

版权所有:邵阳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1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06007413号
主办单位:邵阳市科技局 承办单位:邵阳市科技局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5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54

主办单位:邵阳市科学技术局

联系电话:0739-536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