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利用网络引擎进行专项搜索。百度等搜索引擎是我们日常查找信息最为常用的工具,大家一般习惯于关键词搜索,而一些专项搜索很多人未必知道。但这却是我们搜索重要情报得非常有用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输入WORD、PPT、PDF等文件扩展名加上通常使用的关键词来进行组合搜索,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的图片、论坛专项搜索功能来查找我们所需要的内容。此外,如果我们有搜索某个行业的有效客户名单,我们可以通过输入“XXX产品+买卖通”、“XXX产品+诚信通”等组合形式来实现,相关的产品名称还可以近义切换,如“汽车美容”、“汽车养护”、“汽车护理”等。
8、以客户名义致电企业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企业客服电话的开通,在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情报搜集开辟了另外的一条渠道。如我们对竞争对手的某项促销活动不是很明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以分销商、销售终端甚至消费者的名义打电话进行咨询,以获得详细的准确情况,通过此渠道我们甚至可以获得重要的技术参数和客户资料等内容。如国内某知名润滑油生产企业,在2005年的某段时间内,经常接到“买油者”询问买油渠道的咨询,他们的客服人员如实进行了回答,结果这些“买油者”的真实身份是一些中小厂家的营销人员,他们打电话的目的是为了在当地很容易找到有价值的客户。
9、加入行业或企业的QQ、MSN群。在线即时的沟通软件为企业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时也为我们的情报搜集工作增添了一个新的渠道。行业或企业的QQ、MSN群一般都聚集了一大批业内专业人士,其话题离不开行业的一些发展动态以及对部分企业的看法、评判。在大家讨论问题激烈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人将自己企业内部的一些真实看法流露出来,我们在确定了某人所属的企业后,就很容易从他们的言论中整理出非常有价值的情报,当然对一些话题我们可以进行适当引导。
10、伪装生意谈判套取相关信息。商场之所以迷人,正在于其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斗智斗勇之处。商场当中的生意谈判场合,有时候是充满了陷阱。伪装成生意谈判套取对方的相关信息,虽然用的不是很多,但也是屡见不鲜。通常是以自己真实的身份或客户的名义到竞争对手那里直接上门去谈判。谈判的条件和内容往往比较诱人,以吸引对方上钩。由于企业一般都有强烈的客户开发愿望,其这样一来往往也真假难辨,所以这招在实际应用中常会屡屡得手。
11、查找企业的招投标以及供需信息。现在的互联网以及分类广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来源。我们对某个企业的供需信息和分类广告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便可以分析出来他们主打的产品,他们的战略主攻区域以及供需和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这类信息搜集起来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像专门服务于一些行业的行业门户网站,行业报纸、杂志以及个别综合性B2B网站(如阿里巴巴)。需要说得的是,此类信息单独使用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常需要结合行业和企业动态性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12、关注媒体对企业的一些合作伙伴重大动向的报道。对于一些大的企业来说,对他们影响最大的除了市场的消费者层面外,就剩下他们的上游重要原燃料供应商,用他们相配套的下游重点用户。一个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发生的一些重要的动向,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状态,用“伙伴感冒,企业打喷嚏”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分。我们可以根据某个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最新的较大动向来判断这个企业下一步可能要采取的行动。一般对于企业合作伙伴的监测,通过相关媒体报道进行即可,切记不要买椟还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